BET9九卅娱乐十年信誉
|收藏|设为首页
课程思政主题元素
案例十六 输血发展史
发布时间:2023-09-19 浏览次数:10

案例描述

血液是人体最重要的液体成分,它在血管中快速地循环流动,将人体需要的氧气、养料输送到全身的各个器官和每一个细胞人一旦大量失血,就会引起失血性休克,甚至死亡。在大失血的紧急情况下,及时输入健康人的血液是常用的急救措施。来自献血者的血液,不知挽救了多少病人的性命。然而,为了实现成功进行异体输血,人类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走过的路并不平坦。

让我们穿过“时空隧道”,看一看人类为揭开血型与输血反应的秘密走过的艰难探索之路。

)古代输血

人类输血的开端,是从饮血和放血开始的。古罗马斗剑士在斗剑场上争相饮食濒临死亡的人的鲜血,想从中获得力量和勇气。1492年,罗马教皇八世患中风,群医束手无策。一名医生提出饮用人血来治疗,结果病未治好,有三位年轻人还因放血过多白白送了命。15世纪后期,曾一度认为精神错乱、抑郁、癫狂等病症都是血中“有毒”所致,因而放血疗法曾相当盛行,一直延续到16世纪。当时科学技术落后,人们对血液缺乏正确的认识,其治病救人的结果是可想而知的。

直到1616年,英国医学家Harvey发现血液在体内是流动的,才为此后的输血奠定了基础,这一发现还启发了人们往血管内注射药物,借助流动的血液把药物带到全身,治疗疾病,即现在人们所熟知的静脉输液。

)动物血输给人

1665年英国生理学家和医生Lower首先将一条放血后濒临死亡的狗的静脉与另一条健康狗的动脉用鹅毛管连接起来,受血狗竟然从濒死中恢复过来,这一发现证明输血能够救命,开创了动物输血的先河。

1667年,法国医生Denys用同样的方法把羊血输给一名有病的男孩也取得成功,随后他又给一位愿意做实验的健康人输羊血,还是安然无恙,被公认为第一位在人体上输血成功者。可是,他在把小牛动脉血输给一位梅毒患者时出现了意外,输血后患者出现发热、腰疼,并有黑色尿,不久便死亡,死者家属状告Denys有杀人罪。法庭判决自1668年4月17日起,未经巴黎医学部批准不得输血。以后法国议会和英国议会均下令禁止输血。在此后的150年间,曾一度轰动医学界的输血术再也无人问津。

)人血输给人

1817-1818年,英国妇产科医生布伦德利因经常见到产妇失血死亡,而想到用输血来挽救,他进行了动物之间的输血取得成功后,设计了一套输血器材(1把椅子、1个漏斗、注射器和管子)开始将健康人的血液输给大出血的产妇,一共治疗了10例,除2例濒死未能救活外,其余8例中有4例救活。因为当时还不知道血型不同的输血,红细胞会遭到大量破坏,所以无法解释输血后有的出现致死性的输血反应,而有的竟神奇般地活下来的现象。

尽管如此,1818年12月22日布伦德利在伦敦举行的内科学会上所作的输血报告还是引起了医学界的轰动。此后,他又改进了输血器材,用黄铜注射器和导管抽取健康人血液注入患者的静脉内。他还首创了重力输血器,利用重力来做输血时的推动力。这种输血方法一直沿用了大约100年。目前公认布伦德利开创了直接输血法,并作为第一位把人血输给人的先驱者而载入史册。

)按血型输血

1900年,一位年轻的奥地利医生兰德斯坦纳(Karl Landsteiner)终于揭开了血型的秘密。他发现,血液的类型因人而异。人体血液中的红细胞因凝结现象不同,可以分为4种类型:A、B、0型和AB型。血型相同的人之间输血,不会发生溶血现象,输血是安全的;给血型不同的人输血,血液里红细胞就会发生溶解而致病人死亡。“ABO血型系统”成了当时轰动医学界的热点。

从此,外科手术中的失血问题得到了解决,无数失血过多的伤病员,通过输入他人同型血液而重获生命,因此发生输血反应致死的事情大大减少了。

因发现人类的血型,兰德斯坦纳获得了1930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并享有“血型之父”的美誉。他对于人类血型的出色研究成果,不仅为安全输血和治疗新生儿溶血症提供了科学依据,而且对免疫学、遗传学、法医学都具有重大意义。

)按成分输血

1927年以后,为解决血液的贮存和运输问题,方便急救随时应用,人类不断探索血液中血浆、红细胞、血小板等成分的分离方法和技术,为此后成分输血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成分输血是1959年由Gibson首先提出,但到了20世纪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成分输血才真正发展起来,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进入了成分输血的新时代。

成分输血不但使宝贵的血液资源得到充分利用,达到“一血多用”的目的,而且提高了疗效和安全性,其先进性、科学性和合理性目前普遍得到认可,是输血史上的一次革命。现在世界各国普遍开展成分输血,一些国家将其作为衡量一个国家医疗技术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之一。

思政映射点

在经历了无数先行者数百年的探索求知,如今我们终于拥有了稳定可靠的输血医疗,这是人类发展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无数生命得以挽救。

但是,无论医学手段多么进步,目前血液还无法人为制造,还是需要爱心人士的自愿捐献。国家提倡18周岁55周岁的健康公民自愿献血。科学献血,无损健康。

谈到无偿献血,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救死扶伤义不容辞。然而,大量科学研究证明,献血者在为社会奉献爱心的同时,无意中也改善了自己的身体状况。健康成年人一次献血200400毫升后,骨髓的新陈代谢加快,人体在肝、脾等脏器内贮存的血液也会迅速进入血液循环系统,和循环血量保持平衡。人体各组织间的液体成分立即会进入血管内,只要12小时便可补上失去的血容量;血浆蛋白大约在12天内即可补足;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在710天即可恢复到献血前水平。血液中的各种成分本来就处于不断循环再生的过程之中,只要遵循献血间隔期,不必担心献血后的恢复。

今天让我们站在巨人肩上,积极无偿献血,为患者安全输血,涓涓热血来铺平他人的生命之路,是我们的责任与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