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T9九卅娱乐十年信誉
|收藏|设为首页
课程思政主题元素
案例九 中国儿少卫生学奠基人—叶恭绍
发布时间:2023-09-17 浏览次数:11

案例描述

“一盎司的预防,胜于一磅的治疗。”这句最早出自富兰克林之口的话,后来成为了预防医学领域的箴言。这句箴言,曾左右了我国一位医学家的人生。她在1935年毕业于北京协和医学院后,受这句话的启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当时方兴未艾的儿童青少年预防医学,并毕生投身于公共卫生事业。她就是我国儿童青少年卫生学奠基人、医学教育家叶恭绍。

叶恭绍(1908年11月7日-1998年4月5日)出生于江西九江一个封建官僚的家庭。叶恭绍的父辈们封建思想浓厚,重男轻女,不给女孩子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但她冲破封建束缚,走出家庭接受新式教育。19岁毕业于天津中西女子中学后,考入南开大学,两年后又转学燕京大学医学预科,22岁考入北京协和医学院,27岁便取得医学博士学位。

1921年的协和医院,迎来了一位来自美国的教授John B.Grant,他的中文名字是兰安生。兰安生是洛克菲勒基金会派至中国的首位公共卫生学家,也是我国第一位公共卫生学教授,在他的倡导下,协和医学院创建了我国最早的公共卫生学系。叶恭绍在兰安生的公共卫生课上听到的一句话“An ounce of prevention is worth a pound of cure(一盎司预防胜于一磅治疗)”这句话令叶恭绍醍醐灌顶。临床实习时,叶恭绍常常感到爱莫能助。由于临床检测技术的局限,很多病人检查半天还得不到确诊,再加上有效药物的稀缺,医生常常对疾病束手无策。而“治未病”的预防医学,不正是解决之道吗?于是,叶恭绍在毕业时,坚定地选择了预防医学妇幼保健卫生方向。在协和医学院公共卫生科的实习基地—北京市第一卫生事务所开展妇幼保健工作。为了给发育不良的婴幼儿加强营养,叶恭绍反复实验,调配出一种物美价廉的“加料豆浆”,它能够代替昂贵的奶粉喂养婴儿,为代乳营养品的兴起指明了方向。

太平洋战争暴发后,1943年叶恭绍赴重庆任中央卫生实验院营养组主任。抗战胜利后,叶恭绍回到北,创办了妇婴保健所任所长。她还力排众议,颇有远见地从育龄妇女入手,为当时患有性病的妇女开办了“孕妇花柳病门诊”,真正从源头上清淤除弊,为妇幼健康做了大量有效工作。

20世纪50年代后期主编了全国医学院校试用教材《儿童少年卫生学》,该书1960年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从此改变了学科无全国统编教材的局面,在学科建设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20世纪60年代中期,她主持修订了《儿童少年卫生学》教材。

20世纪80年代初期,叶恭绍主持编写了《中国医学百科全书·儿童少年卫生学》《家庭育儿百科全书》《中小学生保健手册》《当代中国》(儿少卫生事业部分)《新中国预防医学历史经验》(儿少卫生事业部分),主审了《儿童少年卫生学》等专著,推动了学科的理论建设,帮助专业工作者进一步提高了理论水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思政映射点

叶恭绍是新中国儿少卫生事业的开拓者和耕耘者,也是广大预防医学工作者学习的光辉典范。她毕生致力于儿童青少年卫生教育和科学研究,培养了中国几代儿童青少年卫生专业人才。她提出了我国男、女少年第二性征发育的分期方法,创办了我国第一所儿童青少年卫生科研机构北京医科大学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所。

叶恭绍开创的事业是不朽的,她对预防医学事业呕心沥血,奋勇开拓,敬业、爱业,做出了卓越的、不可磨灭的贡献!她以大无畏的勇气和百折不挠的精神,坚持宣传恢复儿少卫生研究工作的重要性。从本案例引导医学生学习叶恭绍高瞻远瞩的大师风范和精益求精的优良学风,学习她为科学事业孜孜不倦的奋斗情怀、严谨治学的求实精神以及潜心研究的奉献精神。